坠马髻是中国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,始于汉代,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,故名之坠马髻。这是当时最具特色,且历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发式。自汉始,直至清代亦有之,只是历代的形式略有不同。
《后汉书》卷三十四《梁统传》附《梁冀传》
和平元年,重增封冀万户,并前所袭合三万户。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,欲取媚于冀,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,今既封诸子,则其妻宜为邑君。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,兼食阳翟租,岁入五千万,加赐赤绂,比长公主。寿色美而善为妖态,作愁眉,啼妆,堕马髻,折腰步,龋齿笑,以为媚惑。冀亦改易舆服之制,作平上軿车,埤帻,狭冠,折上巾,拥身扇,狐尾单衣。寿性钳忌,能制御冀,冀甚宠惮之。
汉桓帝和平元年(150),再加封梁冀食邑一万户,加上以前所封食邑共三万户。弘农人宰宣,秉性奸佞邪恶,想要讨好梁冀,于是上书皇帝说梁冀有周公辅成王那样的功勋,现在既已分封他的儿子,那么他的妻子也应封为邑君。桓帝便封梁冀的妻子孙寿为襄城君。除襄城的租赋外,还享用阳翟县的租赋,每年收入共五千万,加赐赤色印绶,跟长公主相等。孙寿姿色甚美,善于装出一副妖里妖气的样子,把眉毛画得又扁又细,两颊淡抹着像有泪痕的粉妆,发髻偏垂,扭腰作态,双脚似不能支撑体重,扮出一脸巧笑以媚惑梁冀。梁冀也改变了车舆服饰式样,制作了平顶帏幕车、埤帻、狭冠、折上巾、拥身扇、狐尾单衣。孙寿性嫉妒,她能够制服梁冀。梁冀非常宠她,也很怕她。
李贤注引《风俗通》曰:堕马髻者,侧在一边。”寿,孙寿,梁冀妻。
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堕马髻者,作一边……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,京都歙然,诸 夏 皆放效。”
《事物原始》记载:“孙寿为堕马髻。”
《古今中华注》也记有“堕马髻惟倭堕髻,一云:堕马之余形也”。
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关于女人》:“ 西汉 末年,女人的‘堕马髻’,‘愁眉啼妆’,也说是亡国之兆。”